Friday, December 2, 2016

蠑螈的再生能力可能存在你我之中

今年幾乎都在出野外,延宕了好一陣子都沒寫新的研究介紹,剛好最近有幾篇很有趣的文章,就來寫一下XD。這篇文章是跨國研究,主要是由德國柏林自然史博物館的幾位博士後主導,其實他們都曾經待在我現在的實驗室過,算是大學長姐,另外也有紐約州大與布朗大學參予。
主旨就是現生蠑螈的超再生能力,很有可能是四足動物的遠古特徵,只是在演化的過程中失去了這個能力。蠑螈在現生的四足動物中相當特別,它具有相對的再生能力,可以再生整個四肢或是尾巴。

這些能力或是特徵以往都被認為僅存在於有尾目動物中(urodeles,包括蠑螈,小鯢或大鯢)。這裡要注意的是,一般我們都知道,壁虎或是蜥蜴也都具有再生能力,但差別在於,壁虎或是蜥蜴的再生,是利用再生的軟骨來取代原本的脊柱,並不等同於原本的構造;然而有尾目的再生,是長出跟原本完全一模一樣的構造,包括椎骨、神經脊與相關的肌肉組織。

在這篇研究中,作者等人研究了石炭紀與二疊紀不同的兩棲動物化石,發現他們都具有與現代蠑螈相同的再生能力。這說明很有可能在遠古時代,此種再生能力可能廣泛的存在於四足動物的共同祖先中,爾後在演化的過程中,一次或是多次的失去了這個能力。

當然這篇文章不僅說明了演化生物學上的重要性,對於生物醫學來說也是極大的里程碑,代表或許現今所有的四足動物,體內仍有再生能力的基因組或是能力存在,只是被選擇掉了或是隱藏起來。

至於如何得到這些結論?關鍵在於檢視化石與現生動物的「指頭」為前極性(preaxial polarity)或是後極性(postaxial polarity)(見下圖一)。所謂極性,在胚胎發育學中,四肢是由一開始短短的肢芽(limb bud)發育而成,而肢芽的發育跟生長可以分兩個方向:遠近(proximo- or distal-axial)與前後(antero- or posterior-axial),前者主要就是「長出手」,後者則是影響不同區域形成大姆指或是小姆指。而影響大姆指小姆指的生成是由Shh來調控,也就是說,如果把胚胎中的Shh移除,只會長出一個指頭啦。而文章中所研究的軸前與軸後,很難解釋,最簡單的解釋方式就是,以多指症為例,如果多出來的手指是在大姆指之內,就叫做軸前;如果是位於小拇指之外的話,就叫做軸後。所以藉由比較發育中的兩棲動物四肢的骨化程度,就可以知道這一類動物他的四肢發育方向是軸前向或是軸後向。

圖一:四足動物系譜樹。基本上兩棲動物分成兩大類群,分別是圖中的(3)離片椎目與(6)殼椎亞綱。

根據上述的研究方法,這群科學家研究了兩棲動物群內數十件化石標本(發表過或是沒發表過的),來重建這些不同群的兩棲動物四肢發育的歷史與骨骼化模式。如下圖圖二所示。根據定義出來的軸前軸後發育方向,套到系譜上可發現,在兩棲動物的冠群中,主要都是軸前方向的發育模式。

除了四肢的發育模式,這篇研究也檢視了尾巴的發育模式,圖三檢視了兩件標本,一件是Hyloplesion(a)的標本,另外一件是Microbrachis(c)的標本,並且跟一件染色後的現生蠑螈(b)相比較。圖中都可以看到這些再生的尾巴明顯地顯示出分化出原始中心椎體(primordial centra)的特徵,如圖中的放大後三角型箭頭所示。

圖二:這裡面的例子太多了XD,只舉a來說明,a是Micromelerpton的右前肢,b是描繪圖,黑色代表骨化完全,越灰代表越骨化不完全,所以可以看出來骨骼發育的方向是由大姆指往小拇指方向,也就是往軸前方向。

圖三:(a)是Hyloplesion的標本;(c)是Microbrachis的標本;(b)一件染色後的現生蠑螈。

這樣一篇文章不只需要檢視數十件標本,更需要一個好的點子,這篇文章上Nature的意義不僅只對於古生物學界或是演化生物學,也讓生物醫學有一個立足良好的著眼繼續研究!

參考文獻

Froebisch et al., 2015. Deep-time evolution of regeneration and preaxial polarity in tetrapod limb development. Nature.

Link to paper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